红鸟振翅,逐梦启航。9月1日上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2024学年开学典礼在学校体育馆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港科大(广州)阔步迈入建校以来的第三个学年。今年,共有来自中国内地、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及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约1300名本科、硕士、博士新生加入港科大(广州),为这所创新的融合学科大学注入了更加多元的活力。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党委书记屈哨兵教授、副校长(教学)吴景深教授、副校长(研究生事务)吴宏伟教授、副校长(行政)庞鼎全教授、党委副书记梁碧茹女士、协理副校长(研究)伍楷舜教授、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熊辉教授、协理副校长(教学)杨旸教授、功能枢纽院长温维佳教授、系统枢纽院长李世玮教授、社会枢纽署理院长齐晔教授、首席工程师苏权科教授出席开学典礼。全体2024级新生、新加入港科大(广州)的教师,以及全校各学术及行政部门的教职工代表参加开学典礼。
在开学典礼上,校长倪明选教授以《Perspectives and Infinity》( 《视角与无限》)为题,讲授“开学第一课”。他寄语学生,“当你在人生旅途前行时,请记住,‘视角’是打开‘无限’的钥匙之一。你拥抱的每一个新观点,都为促进人际交往、提出创新性方案、接近真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为何选择港科大(广州)?他们这样说
上午9时,开学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党委书记屈哨兵教授以“定位大学,定位自己”为主题发表致辞。他指出,如何定位自己与这所大学、与这座城市、与时代、与国家的关系,是每位同学在踏入大学之门时需要思考的问题。他指出:大学与所在城市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并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责任和影响。处于城市科技创新轴上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承载着为这座城市、为这个时代、为国家和民族做好人才储备、科技储备的定位和使命。
他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时高度赞扬了著名教育家张伯苓的“爱国三问”,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他还引用了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冠军孙颖莎答记者问的内容,强调个人定位、责任与梦想之间的关系,激励新一代青年要有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的大局观和责任感,将国家荣誉放在第一位。最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屈哨兵书记特作《教育赋》一篇,勉励港科大(广州)每一位师生,“极目大洋,欣拂彼岸之风;立足厚土,更发中国之声。”
来自四川的萧翰同学代表本科新生发言。他回顾了自己提前三周到校,参加港科大(广州)国际夏令营PLACE(Playshop for Language and Cultural Exchange)的经历。在这个聚集了来自全球23个国家近300名同学的夏令营上,通过与师生的交流,萧翰快速地找到了归属感。他感悟道:“我坚信,我们从何处来、如何到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我们走出这所大学校门时,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号召同学们,要满怀热情和信心,不负大学四年时光,共创美好未来。
来自卢森堡的Ann Cloos同学代表国际生新生发言。她毕业于剑桥大学,先后获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神经科学硕士学位。她谈到,选择来港科大(广州)攻读博士学位,是被这所大学的创新基因以及自由开放的理念吸引。“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生活,会给我带来一些挑战,但我不想因为未知而恐惧退缩。无论是从科学研究还是文化探索的角度来看,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攻读博士学位,都将是一次丰富多彩、令人大开眼界的经历,我已迫不及待要踏上这段冒险之旅。”
红鸟硕士班李坤林同学代表硕士研究生新生发言。他分享道,在他以研究助理的身份在港科大(广州)学习生活的一年中,已深深感受到这所大学师生之间平等合作、共朝着一个目标进发的创新、友爱的氛围。“红鸟硕士项目鼓励跨学科创新,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制造与先进设计理念的碰撞,我希望通过红鸟硕士项目的进一步学习,继续探索有价值的研究,为中国的产业发展注入自己的力量,通过创新不断推动积极的变化。”
“选择回到祖国,是因为祖国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我期望为这个令人兴奋的领域做出贡献。而选择港科大(广州),是因为它为每个人提供了探索新想法和突破界限的自由。”本科与硕士均毕业于剑桥大学的陈美羲同学代表博士研究生新生发言,分享了她选择回国、选择港科大(广州)继续深造的原因。她说,“在港科大(广州),我们不仅仅是学生,我们更是创新者、创造者和领导者。当我们站在新发展的前沿时,让我们拥抱变革的浪潮,大胆探寻与追求,我相信,我们将在这里共同建设美好的未来。”
社会枢纽金融科技学域和信息枢纽物联网学域的联聘助理教授王雪超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分享了自己先后在清华大学和美国高校的求学经历与工作经历,并勉励同学们拥抱独立,保持好奇心和创造力。“从这一刻起,掌控自己的生活,积极塑造自己的未来。记住:独立并不意味着独自完成所有事情。寻找导师,与同龄人合作,但始终坚持自己的道路。”王雪超也提醒同学们永远保持好奇心,“这个世界充满了等待被揭开的谜团,探索不同的领域,接触新的想法,永远不要满足于你找到的第一个答案。”他勉励同学们,要努力成为创造者(Creater),而不是“被创造物”(Creation)。“唯有创造力永远不可被取代。”
开学第一课:探索“视角与无限”
随后,倪明选校长以《Perspectives and Infinity》( 《视角与无限》)为题,为全体新生带来“开学第一课”,他围绕如何多角度感知世界、突破视野边界展开论述。
“开学第一课”上,倪明选校长首先展示了多张有趣的图片、数据图以及影视资料,与全场师生轻松互动,以揭示一个现实:我们在与他人合作、看待事物、接收信息和面对挑战时,感知往往是受限的,仅能捕捉事物片段,无法全然洞察本质。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视角,不仅需觉察眼前所见,更要深刻理解我们特有的视角是如何塑造事物显现之形态。一个复杂的项目离不开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在倪明选校长看来,视角不仅仅是看待问题的一种方式,也进一步决定了研究问题,并最终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倪明选校长指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致力于建设全球首家融合学科大学,构建了独特的“枢纽-学域”融合学科学术架构,培养能应对未来世界变迁的“T字型人才”。他还以红鸟硕士班的项目“校园巡检无人车”、2024年本科生录取通知书礼盒中的纳米薄膜、学生创业项目“Skin Patch Sweat Sensor for Precautionary Diagnostics”(该项目近期荣获2024创业世界杯中国区总决赛冠军)、低空经济研究院的成立为例,介绍了学校项目式教学模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丰硕成果。他强调,跨学科不是忽视专业知识,不是肤浅的、或无意义的学科组合,不是为了避免不同学科文化、语言和期望带来的冲突,也不是仅限专家研究的复杂事物,更不是一刀切的解决方案。
最后,倪明选校长向学生们指出大学与高中的不同:高中需要你给出正确的答案,但大学需要你提出正确的问题,并学会批判性思考,成为问题的解决者、新知识的创造者、打破界限的未来领导者,并从中磨炼出人际沟通的技巧。他寄语学生:“当你在人生旅途中前行时,请牢记,‘视角’是开启‘无限’的钥匙之一。你拥抱的每一个新视角都是迈向更广阔世界的一步,一个充满同理心、创新和无尽奥义的世界,其边界是无限的。”
戴上校徽、唱响校歌、触摸校旗,成为港科广er!
典礼上,13位新生代表登台,由学校领导亲手为他们佩戴校徽,台下所有的新老师、新同学也一同戴上校徽。
与此同时,一面巨幅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旗在大家的托举和触摸下,缓缓穿越过人海。旗帜飘扬,典礼在歌声中落下帷幕,新学年正式启航。
本次开学典礼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学校师生、学生亲友及受邀嘉宾通过现场出席或收看视频直播的方式参与活动。
9月1日下午,港科大(广州)还举行了迎新嘉年华活动。9月2日,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正式开课。
——文章来源于笃学路1号编辑部